有核国家领导人把核武战争化解,他是菩萨再来

分类:
因果、轮回
作者:
净空法师
来源:
摘自净空法师《净土大经科注》第617集
2019/09/04 13:04
浏览量:

真正念佛人、真正想往生的人是不难见到弥陀佛的

 

      请看经文:

  【经】吾今为诸众生,说此经法。令见无量寿佛,及其国土一切所有。所当为者。皆可求之。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。

  末后这一句很重要!释迦牟尼佛灭度了,到今年,中国古大德的记载,是三千零四十一年。决定不能疑惑!只要不疑,真信,真愿,老实念这句佛号,没有一个不往生的。我们看念老的注解:

  【解】“令见无量寿佛,及其国土一切所有”。指《礼佛现光品》极乐依正,一切所有,以佛威力,如对目前。会中大众,人人皆见。以此胜缘,即令会众,生起实信。”

  【解】复因弥陀威德加持,会众善根,悉皆增上,故云“所当为者,皆可求之”。

前面我们用很长的时间来学习这段经文,我们要相信,佛没有妄语,佛弟子没有妄语。佛弟子当中,大概最低的程度都证得阿罗汉果,他怎么可能有妄语?!所以我们相信,当年佛陀在世讲这个经的时候,这有特殊的缘分,让佛教导阿难带头,以及法会里面的大众,向西方礼拜,称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感动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现身给大家看;不但现身,极乐世界也现出来了让大家看,大众才生起真实的信心,佛所说的一点都不假。

  这种情形在我们中国有,有这回事。净土在东晋时代,慧远大师最初在江西庐山,建了个道场——东林念佛堂,集合志同道合,在家出家,一共123个人,大家都发愿念佛求生净土,所依靠的经典,只有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《观经》,《弥陀经》还没有翻出来。《无量寿经》汉朝时候就传到中国,已经翻成中文。所以远公大师所依的就是一本《清净平等觉经》,汉朝译的;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》,是宋朝翻译的,十二次翻译最后一次,经题是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》。最早的汉朝,称为《清净平等觉经》。夏莲老会集这一部经,连经题也是会集的,意思非常圆满,稀有难得,从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智慧。王龙舒的会集本叫《大阿弥陀经》,哪有这个经题好,魏默深居士翻的称“摩诃”,“摩诃“是大,用梵语,“摩诃”,《摩诃无量寿经》,题目都不自然,都是自己想起来的。这个题目好,就在十二种经题里头,拈出两种,“佛说”,重复的,用一个就行了,“经”重复的也只有一个,多么自然!我们感觉到佛看到也会点头、也会称赞,会的好!我们往下看《会疏》:

  【解】《会疏》云:“所当为者,当为往生愿行者也。皆可求之,能顺佛经可得之也”。段末佛垂诫曰,现即亲自见闻,故不可于佛灭度后,于极乐依正净土法门“复生疑惑”。

  为什么?在中国我们相信,慧远大师,慧远大师传纪里面,我们看到,《高僧传》里面有他的传纪,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有简单的介绍,《往生论》里头也有,决定不是假的。远公大师,他在生前曾经三此见到西方极乐世界,从来没有跟人说过,真见到了,那不是假的,那是真的,你能不信吗?临终往生的时候是第四次见到的,他这才告诉人,他说西方净土过去见过三次,没说!现在极乐世界又现前了,阿弥陀佛来接我往生,跟大家告别;而且告诉大家,这一次跟着佛还有不少熟人,就是莲社的莲友,早往生的,有不少人乘这机会,都跟着阿弥陀佛来了,他一个一个名字都叫得出来。刘益民是个居士,非常虔诚,也跟着阿弥陀佛来,见到远公还跟远公说,莲社是您老人家建的,我们参加莲社,早都到净土来了,您为什么这么迟才来?那么远公迟去,当然他有度化众生的缘在,所以别人先走,他得迟几天,还得多劝一些人往生。

  远公传纪跟《礼佛现光品》对照,一个意思,这是世尊在当年,远公,佛灭度之后,一千多年,佛教在中国出现。那么我们要问,我们同学当中,有没有见过的这个感应、状况,是似梦非梦?用梦的概念模糊,这个概念很清楚,一点都不模糊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像做梦的样子,跟平常做梦不一样。见到佛,见到菩萨,见到极乐世界,那都是善根、福德、因缘之所感召,让你真正见到净土,帮助你增长信心、增长愿心,怎么能不去!决定不可以有疑惑,大错了!疑惑把这一生的缘分障碍住了,这一生去不了。

  在我们一般常识所感触到的,一个真正念佛人、真正想往生的人,这种境界是不难见的,弥陀世尊非常慈悲,会把这个境界让你看到,你的信心坚定了、愿心坚固了,无论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灾难,你都平安往生,你不会有忧虑,你不会有烦恼,你不会有恐怖,这完全是弥陀恩德在加持。我们再看下一段经文:

 

末法九千年,佛法有兴有衰

 

  【科】丁二、慈愍留經百歲

  请看经文:

  【经】当来之世。经道灭尽。我以慈悲哀愍。特留此经止住百岁。

  这是佛所的,决定不是假的,这个经最后灭。请看集注:

  【解】当来经灭者,善导大师云:“万年三宝灭,此经住百年。”

  善导,唐朝时候人,那个时候,刚刚进入末法,末法一万年。在一万年,三宝在这个世间消灭了,这个经还在这个世间留一百年。

  【解】净影、道绰、慈恩、义寂、法住、望西诸师同之。《净影疏》云:“当来之世,经道灭者,举彼未来法灭尽事。释迦正法有五百年。像法千岁。末法万岁。一切皆过,名为灭尽。”

  我们现在是末法第二个一千年最前面的四十一年,可以这么说,后面还有九千年,佛法才灭尽。那么这个九千年,佛法会不会消灭?我初学佛的时候对这桩事情很关心,向章嘉大师请教,大师告诉我:不会,但是有起有衰,这个是有。告诉我:现在衰,衰到低谷的时候,慢慢又会兴起来;有很多次的兴衰,不会灭。要一万年之后,真的灭了,佛的运,佛的影响没有了,必须要等弥勒佛出世。

  弥勒佛什么时候出世?他现在在兜率天,兜率天的寿命四千岁,算法跟我们不一样,兜率天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。以这个算,他们的寿命,四千岁,换算成我们这个世间,好像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,弥勒到这个世间来。还早,不是现在就来;现在来的是化身,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。那么在中国宋朝时候,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,《高僧传》里头有太多记载,他是自己说出来,圆寂的时候告诉大家,他是弥勒菩萨再来,说完就走了,这个是可以的。身份一暴露,就要离开这个世间;如果暴露身份,他还不走,这是假的,这不是真的,这是打妄语。真的,可以曝露身份,说了就走了,你再也看不到他,那么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人,我们都很感恩。

  【解】但憬兴据《法住记》指为增劫七万岁后。

  《法住记》是一本书,书的名字是《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》之略名。就是这部书,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的,里面内容说十六位大阿罗汉,并且讲他的眷属、住处,以及在末法之中在三宝所种善根,将来弥勒菩萨出世成佛,他们是弥勒菩萨的弟子,《法住记》里头有这么一段文。

  【解】《法住记》云:“人寿极短至十岁。刀兵劫起,互相诛戮。佛法而时暂灭。增至百岁后,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复来人中,称扬显说无上正法,度无量众。”

  这是像章嘉大师所说的,佛法有兴有灭,但是在释迦牟尼佛九千年法运里头不会。九千年之后,《法住记》里头有这么一段,这个我们可以能算得出来的。现在人的寿命平均七十岁,我们算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在世,人寿一百岁,一百年减一岁,三千年就是七十岁,中国的记载,今年是三千零四十一年,我们以三千年为标准,那人是平均寿命是七十岁,超过七十岁的有,这都是修得的,由过去生中修得的。佛说无畏布施得长寿的果报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人在恐怖畏惧的时候,你能帮他化解,这叫无畏布施。

 

有核国家领导人把核武战争化解,他是菩萨再来

 

  那么在这个时代,我们前面说过小三灾,如果能够把核武战争化解,这个功德就是最大的、最殊胜的无畏布施,这是得长命富贵的果报。哪些人?这是拥有核武国家的领导人,他不愿意发动这种战争;有这种战争,他想方法把双方发动的意念化解。那我们相信,这种领导人,菩萨再来,不是凡人,他有能力化解灾难。

  现在人寿七十,那七千年之后,人寿就十岁了,十岁,六千年之后,六千年之后,减就减到十岁了。十岁是最低的,从十岁再往上升,一百年加一岁,加到一百岁,就是一万年,一百年加一岁,一千年加十岁,一百年一万岁。换句话说,两万年之后,人寿增到一百岁,有十六阿罗汉,与他们的眷属来到这个人间,这特殊的缘分,跟阿罗汉有缘的人,阿罗汉要降世度这些人。佛度有缘人,有缘人出现在世间,阿罗汉来了,“称扬显说无上正法,度无量众”。

 

一个人有感,一个人应;大众很多人感,菩萨就以应身住世

 

  【解】乃至此洲人寿六万岁时,无上正法流行世间,炽然不息。至七万岁时,(宾头卢等)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,一时俱入无余涅槃。

  “无余涅槃”就是灭度了,(宾头卢等)十六大阿罗汉,那是释迦牟尼佛座下的大弟子,他们这些人都住在人间,这个地球是凡圣同居土。虽住在世间,我们没有缘分,见不到,得要有缘人。五台山,文殊菩萨道场,有人见到了。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》,距离我们最近,他朝五台山,应该是在战前,中日战争之前,他四十七岁的时候,三步一拜,从普陀拜到五台。在中途曾经两次生病,遇到一个乞丐来帮助他。病倒了没人照顾,这个乞丐照顾他,找一些草药给他治病,完全康复之后,他再去朝山,乞丐就离开了。两次遇到同一个乞丐,他很感恩,向乞丐请教尊姓大名,乞丐告诉他,他姓“文”,文章的“文”,名字叫“吉”,吉祥的“吉”,文吉,告诉他,他就住在五台山,他说你到五台山问,五台山都知道我。他真正拜到五台山,打听这个救命恩人,没有人知道;到寺庙里面去拜佛,拜佛之后向大众请教,路上曾经遇到恩人,文吉。人家告诉他,文殊菩萨,他恍然大悟。你看在急难的时候,文殊菩萨真的现身来帮助他,感应不可思议。这是一个人有感,一个人应;大众很多人感,菩萨就以应身住世。中国《高僧传》里头有不少人,这是证明。多数人想求菩萨,菩萨真来了,真的住世。

  那么六万岁的时候,正法流行;到七万岁的时候,人寿最高八万四千岁,这个寿命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,这最高的了。八万四千岁之后就每一年减一岁,又减到十岁。这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,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,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,佛教里面讲的时间。

  【解】憬兴云:“当人寿七万岁时,无上正法方永灭没,故云经道灭尽”以上两说,个据一义。望西师判云:“(善导)大师弥陀垂迹。慈恩观音化现,所解不轻,以为依凭。”

  望西大师的意思说的好,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我们根据哪一种?他就说了,“善导”,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“慈恩”,窥基大师,观音菩萨化身的,他们所说的应当可靠,我们应当要依可靠的。这是念老说。

  【解】据望西意,释此经文,应按善导大师之教,此说甚是。

  说得好。这是我们根据祖师所说的就没有问题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印光法师文钞选读

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

  一切众生,具有如来智慧德相。但由迷真逐妄,背觉合尘,全体转为烦恼恶业。因兹久经长劫,轮回生死。如来愍之,为说诸法。令其返妄归真,背尘合觉。使彼烦恼恶业,全体复成智慧德相。从此尽未来际,安住寂光。犹如结水成冰,融冰成水。体本不异,用实天殊。然众生根有大小,迷有浅深。各随机宜,令彼得益。所说法门,浩若恒沙。就中求其至圆至顿,最妙最玄,下手易而成功高,用力少而得效速,普被三根,统摄诸法,上圣与下凡共修,大机与小根同受者,无如净土法门之殊胜超绝也。何以言之,一切法门,虽则顿渐不同,权实各异。皆须修习功深,乃得断惑证真,出离生死,超凡入圣。是谓全仗自力,别无倚托。倘惑稍未尽,则仍旧轮回矣。且皆理致甚深,不易修习。若非宿有灵根,即生实难证入。惟有净土法门,不论富贵贫贱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农工商一切人等,皆能修习。由阿弥陀佛大悲愿力,摄取娑婆苦恼众生,是故较余门得果为易也。凡我有情,闻是净土法门者。当信娑婆极苦,西方极乐。当信多生已来,业障深重,匪凭佛力,骤难出离。当信求生决定克期得生。当信念佛定蒙慈悲摄受。由是坚定一心,愿离娑婆,如囚之欲出牢狱,绝无系恋之心。愿生西方,如客之思归故乡,岂有因循之念。从此随分随力,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。无论语默动静,行住坐卧,迎宾待客,着衣吃饭,务令佛不离心,心不离佛。譬如切事系心,凡百作为,不忘此事。或有公私众务,了无少暇,须于早晚十念念佛,至心发愿,亦能往生。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,十方众生,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是故十念念佛,亦得往生也。但既念佛求生西方。必须发慈悲心,行方便事。息贪瞋痴,戒杀盗淫,自利利人,方合佛意。否则心与佛背,感应道隔。但种来因,难获现果矣。若志诚念佛,行合佛心,心口相应。如是念佛之人,至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,与诸圣众,必然亲垂接引,往生西方。一生西方,则超凡入圣,了生脱死,永离众苦,但受诸乐矣。此则全仗佛力,不论功之深浅,惑之有无。但具真信切愿,决定万不漏一。至于已断惑者求生,则顿超十地。已登地者求生,则速证佛乘。所以文殊,普贤,马鸣,龙树等菩萨,皆愿往生也。具十恶者念佛,尚预末品。将堕狱者念佛,亦登莲邦。因兹张善和,张钟馗,雄俊,惟恭等恶人,同出轮回也。其他戒善具修,定慧均等,居尘不染,处浊恒清,克志西方,高登上品者。如群星之拱北,众水之朝东,何可得而胜数耶。是以千经万论,处处指归。往圣前贤,人人趣向。以其为如来普度众生之要道,众生即生出苦之妙法故也。(选自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》卷二 书二)

注解:

  ①殊(shū):异;不同。

  ②匪(fěi):不;不是。

  ③克期(kè qī):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。克,严格限定。

  ④垂(chuí):敬辞,用于别人(多是长辈或上级)对自己的行动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