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痴之人造极重的罪业却不知,还以为做了好多功德
愚痴之人造极重的罪业却不知,还以为做了好多功德
摘自净空法师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第34集
愚痴之人造作极重的罪业却不知,还以为做了好多功德
因此这一章经文我们要特别注意到,为什么?往往我们自己造作极重的罪业,自己并不知道;不但不知道还以为做了好多功德,还以为自己做了多少好事,这问题就严重了。为什么会把这些事情误会了?这就是佛经里面讲的愚痴。
愚痴之人对于真、假不能辨别,把假的当作真的、真的当作假的,现在在这个世间这样的人非常普遍。我在国外的时间长,国外有许多拿到博士学位的、硕士学位的,还学的是假佛法,跟他讲真的,他还不相信、还不能接受,先入为主。这是我们在经上看到,世尊在三千年前讲到末法时代,也就是讲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“邪师说法,如恒河沙”,妖魔鬼怪的徒众特别的昌盛,真正佛法没落了、衰微了,眼前就是这一个现象。
追究其根本原因在愚痴。这愚痴不是说不聪明,那人很聪明,聪明不能辨别“邪正”、不能辨别“真妄”,这叫做“愚痴”。所以“愚痴”不见得是不聪明。换句话说,真正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很聪明,这是真的。所以用世俗眼光来看,往往把事情看错了,一定要非常冷静用清净心来观察,这才能理解。
对“善与恶”有个粗粗的概念对我们修学就有很大的帮助
“作不善业。”这一句是总说。首先我们对于善、不善就很难辨别,这的确是很严重的一个大问题。如果我们对于“善与恶”能够粗粗有个概念,那对我们修学就有很大的帮助。这个概念在古时候容易,为什么?古时候人读圣贤书,读“四书、五经”。圣贤书对于“真妄”、“邪正”、“是非”、“善恶”,确实认识得很清楚、讲得很明白。
现在大家不念圣贤书了,完全凭自人的感情,我认为这个善就善,我不喜欢这就是恶,这个问题就严重了。每个人情绪不相同,每个人善恶的标准不一样,到底哪个是善?哪个是恶?于是乎问题就来了,这问题的发展就变成社会的动乱、世界的不安,就是善恶没有标准了。
有些学佛人造极重的罪自己不知道,比如分化佛教团体
今天佛法衰了,衰在什么地方?大家把这个“根”忘掉了,没有从这上打基础,所以经义被曲解了、被误会了。这是“五逆罪”,我们一定要知道要认识得很清楚、很透彻,才不致于产生误会。
譬如说,我们往往学佛的人造极重的罪自己不知道。
前面跟诸位讲过“戒律”,前面这一段是讲“破戒的罪”,“下品中生”的。佛在经上特别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,偷盗“常住物”,那个罪就重。跟诸位分析过了,为什么?就是整个僧团是一家人。
所谓“常住物”,并不是我们现在常住这几个人有分,而是讲什么?十方常住,尽虚空遍法界所有学佛的人他都有一份。所以这个问题就严重了,比偷一个国家的东西,偷全世界、偷联合国的东西没有那么大的罪。所以“常住”这个罪就重,这要记住,就是因为他团体是一个整体。
由此可知:如果我们分化这个团体(“分化”就是破坏这个团体),那这个罪就重了,这个罪必定堕阿鼻地狱。
怎么个分化法?我举一个例子,“受三皈”,一“受三皈”就把佛法分化掉了。佛教我们心要清净、心要平等、心要恭敬、心要真诚。这一“皈依”,这是我的皈依师,那个不是;这是我师父的道场,那个不是,你把这僧团马上就分化掉了。这样皈依,诸佛菩萨看到流眼泪,你将来果报在哪里?不皈依没事,一皈依皈依到地狱去了,准下阿鼻地狱。什么罪?把僧团破坏掉了。
所以皈依的时候,你是“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”,不是说“我皈依某法师”。法师不过是僧团一个代表人来给你传授“三皈”,给你作证明而已的,你是皈依尽虚空遍法界的僧团,这个功德不可思议。今天就是连这么一桩小事情都有这么大的偏差,这怎么得了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