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(老店)的制度不适合美国,美国(小贩)的制度不适合中国

分类:
孝亲、尊师
作者:
净空法师
来源:
佛陀教育网
2019/09/22 06:12
浏览量:

中国(老店)的制度不适合美国,美国(小贩)的制度不适合中国

摘自净空法师讲《2014净土大经科注》第188集
佛历三零四二年二月初三日、西历2015322讲于香港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:请坐!

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:

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: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
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: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
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: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: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: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 

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七十八页,从第六行最后一句看起,第六行:

【随事发心,有可退义,不定性人,亦得能发。】

这讲发“菩提心”,有随事,有随理。随事,有时候他会退转,不定性的也能发。

下面接着说“顺理发心”,“顺理”这是不会退转的,什么人?

【菩萨性人,乃能得发。】

随事虽然有退转,但是发心阿赖耶里面还是落谢善根种子。我们要知道,顺理也是多生多世累积随事,所以他才能顺理,这是善根;另外一种,对于经教下了功夫,把这个理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真正发起“菩提心”。

“理”是什么?“理”是“一体”,真正明了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“一体”的关系,“菩提心”自然就生出来了。既然宇宙万法跟我是一体,大慈悲心、爱护众生心、度脱众生的心,如“四弘誓愿”,自然它就生起来,这是自性的性德,不会退转的,所以是菩萨种性的人。

【如是发心,功德无边,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,犹不能尽。】

这说的是真话,发心功德不可思议。

【元晓师所谓随事发心,即前文之缘事菩提心;其顺理发心,即前之缘理菩提心。】

《宗要》讲得比较详细,所以念老统统把它节录在此地。

再看底下一段:

【又《劝发菩提心文》。】

这里头说:

【发菩提心,诸善中王。】

善中之善。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,这是前清彭二林居士(彭际清居士)他的注疏,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,它的经题叫《起信论》。他在这里面说:

【是知菩提心者,诸佛之本源,众生之慧命。】

“菩提心”,《观经》里面所说的“至诚心、深心、大悲心”。

“至诚心”就是“真心”,不是“妄心”。

从“真心”里面生出“深心”,“深心”是“自受用”。

“菩提心”起作用,对自己是“深心”,对大众是“大悲心”

特别是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的众生苦,真苦。

彭居士那个时代是乾隆时候,清朝的盛世,太平盛世不容易感觉到苦,不是深入佛法很难体会。深入佛法如何体会?他知道轮回苦,知道因缘果报苦。可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,一切众生所感受的,是我们亲眼看见的,亲身所体会到的,真苦!贫富贵贱,各有各的苦处,真正是苦不堪言,感召的天灾人祸。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,许许多多的人,对于人生的目标、方向无所适从,真苦!古时候传统教育踏实,从小就薰习伦常、道德、因果、圣贤教育,对于人生(经营这一生)方向、目标清楚明白。现在没人教了,我们看到小孩受的什么教育,电视的教育、网路的教育,电动玩具、游戏机的教育。你细心观察那里面内容是什么?杀盗淫妄,不堪入目。小孩从小就这些东西进入阿赖耶识成为种子,这是习性,不善,他这一生还会有幸福吗?

今天我们讲传统文化“伦常八德”,推动起来不容易,原因在哪里?一般年轻人没有这个根,对传统文化存的是怀疑的态度,甚至于否定了,都认为这个东西是封建时代的,是古时候这些帝王欺骗老百姓的把戏,对于古圣先贤没信心。眼见耳闻是西方文化,是民主自由,我们接受了西方文化,造成今天社会现象。

现在确实有人对西方文化怀疑了,怀疑的人愈来愈多。

前几年我在澳洲,陆克文先生他的姐姐,我们在布里斯本见面,她就提出这个问题问我,民主制度是不是最好的制度?我告诉她:民主制度是个不得已的制度,在美国可以(因为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,两百年没根),全是外面移民到美国去的(美国的土着红番那是一群很可怜的人),所以大家都没有根,采取民主制度行。我跟美国人说过,中国的制度不适合美国,美国的制度也不适合中国,这一定要搞清楚。好比开个店,中国人这个店是老店,五千年了,世世代代相传下来,老字号;美国才两百年,没有老字号,大家都临时摆个摊子,所以选一个代表人来管理,这对的。中国,总不能叫老店让它分家,让他也摆摊子,哪有这个话?没这个道理。这是我们得认识。

一个制度有它时代因素在其中,有它的历史传统,逐渐发展的

中国文化,我们自己说优秀,外国人不相信。我看到英国汤恩比的一些著作,外国人说优秀,大家没话说了。不但优秀,优秀当中的优秀,这是汤恩比所肯定的,而且深深期望在这个世纪(二十一世纪)中国文化能够普及全球,这是他的愿望。为什么?他说唯有中国传统文化是包容的、是谦让的、是为别人着想的,有历史为证,说明他不是随便说的。

中国在几千年历史上,无论对内对外都讲求平等对待、和睦相处,能够舍己为人,也就是说待别人厚道,自己生活节俭。所以每个朝代四周的邻国都到中国来朝贡,遇到疑难都向中国领导人、向中国读书人请教,这种历史上记载得很多,从来没有侵略过别人所以中国的文化,他说可以救全世界,非常殷切盼望着中国文化能够复兴。这是外国人,他是为整个世界着想,希望这个世间能够安定和谐,互相尊重,互相包容,互相敬爱,互助合作,中国人做得到。我们也有这个信心,看到他这些著作,我们的信心加强了,需要每个人、每个家庭、每个行业重视传统,特别是传统的智慧、传统的理念、传统的方法、传统的经验,非常宝贵。

从哪里做起?从自身做起。自身要向圣贤君子这个目标、这个方向去学习,“身修”而后“家齐”;“家齐”而后“国治”;“国治”而后“天下平”;“天下平”等对待、和睦相处,带给全球幸福美满,这是“菩提心”。没有这个心不能学传统文化,没有这个心不能学佛,佛的“菩提心”比这个还大,不仅要救地球,要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众生。

所以彭居士说,“菩提心”是诸佛的本源,是众生的慧命。

【才发此心,已成佛道。】

为什么?它跟如来的智慧:

【佛智、不思议智、不可称智、大乘广智、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相应故。】

佛证得圆满的大觉,证得究竟圆满的性德。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,不是在外头学来的。大乘经教告诉我们,这是每个人“自性”里头本来具足的,不必向外求,“见性”全就显现出来了。

所以大乘的教学,大乘传到中国,把佛教里面教学的理念、方法也传到中国来了,中国儒家接受了,道也接受了“佛”在中国,跟中国的“儒”、“道”融成一片,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派,不能少。

讲到“中国文化”,“儒、释、道”三家,这三家是主,旁边还有“九流”,叫“三教九流”,是“一体”。

这个“一体”的概念,唐朝时候就讲得很多。少林寺有一块碑记载的“三教九流混元图赞”,唐肃宗时代刻的,肃宗是唐明皇的儿子,这是证据。这就是今天外国人所提倡的“多元文化”,就这个意思。

多元文化,中国比外国早,中国本国“三教九流”是一家。今天我们把它扩大——“世界宗教是一家”。怎样才能变成一家?一定要学习,要教育,真的是“教学为先”

每个宗教经典都应该学习,经典丰富,分量很大,没时间学,要把它精简。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宗教都编一个《3 6 0》。我现在看到《圣经3 6 0》,在里面选出三百六十小段,分量就不多,人人可以学习,从头到尾念一遍也不过二、三个小时就念完了,好!这一次我访问马来西亚跟新加坡,在新加坡跟老朋友,新加坡的宗教联谊会哈比哈山长老,伊斯兰教的,编了一个《古兰经3 6 0》,送给我了。我看到非常喜欢,《古兰经》的精华,分量不多,三百六十小段,我想不需要两个小时就读完了。我希望每个宗教都编一个《3 6 0》。希望在明年我们选一个时间在联合国办一个活动,这个活动就是全世界宗教团结,像宗教联谊会这样的组织,全球性的宗教联谊会,在联合国来办这个会议,主题:“化解一切冲突,促进全球安定和谐”,这很有意义!团结九大宗教,新加坡是第一个,一九九九年,我们做成功了,希望发扬光大。现在澳洲也团结起来了,希望有德高望重的人来带头、来号召,我们向这方面来努力。

惠能大师在开悟的时候告诉我们,他明心见性,大彻大悟,“性”是什么样子?“悟”是什么境界?他说了五句话,二十个字,说清楚了,说明白了。

第一句,他说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”。清净心多好,中国古人讲“本性本善”,“清净”是“本善”。

能大师第二句说,“本不生灭”。一切法都有生有灭,唯独“自性”不生不灭。

“自性”是什么?“真心”,中国人叫“本性”。

本性本善”,这个“善”不是善恶的善,这个“善”字就是能大师讲的这五句用一个字来代表,“善”。

“本不生灭”,善。

“本自清净”,善;“本自具足”,具足是什么?一样不缺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一样不缺。

“本无动摇”,“本无动摇”是“自性本定”。所以“真心”是定的,心浮气躁是妄心,不是“真心”。

最后一句说“能生万法”,“万法”是什么?整个宇宙。所以真的是“一体”,“一体”是“自性”。遍法界虚空界,无量无边的众生、剎土,从哪来的?“自性”变现出来的,所以是“一体”,比一家的关系还亲密。

所以“菩提心”是“自性”本有的德行,不是从外来的,而且是德行里头的第一德。

“自性”万德万能,第一是什么?“菩提心”。

“菩提心”就是爱心,没有条件的,清净、平等爱一切众生,为什么?一切众生都是“自性”变的。众生有迷有悟、有染有净、有善有恶,不管怎么样,统统是“自性”变出来的,所以回归“自性”就平等。这是事实真相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迷的人不晓得,觉悟的人都知道。谁觉悟?阿罗汉觉悟了,菩萨觉悟了,诸佛如来觉悟了,他们全知道,我们学佛要向他学习。

学佛学什么?学佛就学开悟。难不难?不难。为什么?悟是“本觉”,是你的“真心”,是你“自性”里头本来有的,不是外来的。《起信论》上讲得好,“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”。不觉是外面学来的,本觉是本有的。

中国古人把这个写在《三字经》上头一句,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这个善就是刚才我讲的惠能大师的二十个字,一个善包括了。“性相近,习相远”。“自性”是一个,是共同的,能生万法。佛陀的教育就是回归自性的教育、回归真心的教育、回归本善的教育,它是称性的。所以它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。所以能救一切苦难众生,有能力化解一切冲突灾难,有能力带给一切众生幸福美满。它具足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,我们一般人羡慕神通,自性具足无量神通感应。

下面说:

【又经中三辈往生,皆因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】

这是净宗修行总纲领。我们求生极乐世界,希望在极乐世界证得究竟圆满,如何能够获得?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”。

蕅益大师告诉我们,“真信切愿”就是“发菩提心”,“一向专念”阿弥陀佛,决定得生净土,决定成无上道。

【可见发菩提心实为首要。】

最重要的。

【今此第十九愿为闻名发心,证诸第二十六愿闻名得福,第四十七愿闻名得忍。】

这几愿都很重要!

“闻名发心”,我们现在学的“第十九愿”,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

“闻名得福”,你要想修福,世间人都希望修福,想尽方法修福,不知道“发菩提心、一向专念”是修大福,修无量的福报,没人知道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