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有福,珍宝出现;人没福,七宝变石头、泥沙
满清入关能统治整个中国,靠的是传统文化
“佛”、“道”这都是中国宗教,宗教谁抓?宗教皇上自己抓。儒家的教育交给宰相,它底下专门有个部——礼部,就是今天讲的教育部,这是推动儒家教育。
“佛”教育、“道”教育皇上自己抓,因为皇上自己抓,所以效果就非常大,人家敬皇上。元、明、清三代非常明显,《蒙古大藏经》里面就有记载,这三朝的帝王,以“儒”治国;以“佛”教民,教人们是用佛;用“道”祭祀祖先,祭祀天地神明。三教都派上用场了,所以清的盛世,太平盛世。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差不多一百五十年,在中国历史上,盛世维持到一百五十年的不多。大概一百多年的样子,清的成就不可思议。主要就是那些帝王,都以“儒、释、道”的高人为老师,认真向他们学习,他们很虚心。因为是少数民族,满清入关,少数统治这么大的国家,靠什么?全靠传统文化。清朝皇室的王子们,没有一个不认真学习的,学习成绩最卓著的是雍正。
……
人有福,珍宝出现;人没福,七宝变成石头、泥沙
“《智度论》曰‘金、银、毘琉璃、颇黎、车磲、玛瑙、赤真珠(此珠极贵,非珊瑚也)’。《般若经》七宝中包括琥珀。《魏译》亦有琥珀。总之极乐众宝,微妙奇丽,远超世间。聊借世宝之名,以作比况耳。”
极乐世界珍宝,我们这个世界没有,所以说了人不懂,也没见过,只是用我们这个世间的珍宝,来做一个比喻。实际上我们无法跟它相比,就算是金银都没办法相比,为什么?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现象是阿赖耶变的,阿赖耶是妄心,不是真心;极乐世界是真心现的,这个“真”跟“妄”差别就太大了。从人的福报,我们能够感体会到一些,人有福的时候,这些珍宝都出现了,埋藏在地下,等待人去开发;人没有福报的时候,这些七宝就变成石头、变成泥沙,它变质了。怎么变的?是人念头把它变的。人都是善念,这些泥沙变成珍宝,所以说“境随心转”,“境”是物质环境,随着念头在转变。那么极乐世界的人心纯净纯善,没有丝毫邪恶。它这个善我们无法想象,我们想象不出阿赖耶的范围。他们是转阿赖耶为“大圆镜智”,转“八识”成“四智”,这个境界就不是我们能理解的了。不但我们不能理解,声闻、缘觉也不能理解,法身菩萨他们了解。 “‘黄金为地’见小本经文。”
……
我们今天马路上铺的是柏油,极乐世界路上铺的是黄金。地是什么?地是宝玉,就是七宝,七宝里头可能份量最多的是我们现在讲的翡翠,绿色的玉,透明的,从地面可以看到地底。琉璃世界,黄金为地,这美不胜收!它是自然性德。《魏译》是康僧铠的本子,这是流通最广的。
“《魏译》曰:‘其佛国土,自然七宝,金、银、琉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砗磲、玛瑙,合成为地。’”
这个经文里头讲得清楚。
“ 又《观经》曰:‘琉璃地上,以黄金绳,杂厕间错。”
那么古人的注解也不是自己想象的,有经典做依据。“琉璃”,就是现在我们一般人讲的翡翠,绿色的宝玉,透明体。“琉璃地上,以黄金绳,杂厕间错”,间隔成道路,
“以七宝界分齐分明。”
像我们现代的城市一样,道路整齐,是便利于车辆。极乐世界没有车辆,他们不需要这个东西,他们都有神足通,念头想到哪里,身体就到了,不需要交通工具。凡是使用交通工具的是人道,天道都不需要了。天人不需要交通工具,鬼神也不需要交通工具。所以有人问我,常常看到飞碟,飞碟是真有,我见过。飞碟到我们这个地方来的时候,他是属于哪一道?人道,因为他需要交通工具,他没有交通工具,他就不能行动。
……
“一一宝中,有五百色光。”
“宝”放光,人身体放光。刚才说过了,往生到极乐世界,人有八万四千相,每一个相,有八万四千好;每一个好,放八万四千光。正报,人身放光。极乐世界是光明世界,它不需要太阳、不需要月亮,所以极乐世界没有夜晚,昼夜这个现象它没有。我们这里光要靠太阳,面对太阳是白天,背着太阳是夜晚。极乐世界没有这种现象,它是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全放光,所有一切物质现象统统是自性变现的,不是阿赖耶的“相分”。阿赖耶的“相分”是不干净的,是有染污的,是有生灭的;极乐世界没有染污,没有生灭。所以我们常常讲,最适合人生活的环境、学习的环境,最理想的就是极乐世界。我们如果明白,应当向极乐世界学习。
太平盛世怎么出现的?教育办得好
极乐世界何以成就?没有别的,教育成功了。就好像我们这个世界,太平盛世怎么出现的?教育办得好。把人都教好了,人人都是好人,事事都是好事。古人读书为什么?想将来能够从事最理想的职业,最理想的职业无过于做官,这是所谓“三百六十行”的第一行,没有人不羡慕,为什么?做官,地位很高,人民尊敬,待遇不错,养家糊口没问题。第三什么?轻松!没有事情做、没有案子办,人都是好人,事都是好事,一个月有三五件案件,“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事情?”那做官人平常没事,游山玩水,他们常常到寺庙、道观、书院,去访问这些专家学者们;再就是著书立说,写文章、写诗词,他就干这个。他闲暇,没事情干。所以我们看《四库全书》,“集部”里面一半以上都是这些人作品,他有那么多时间去写书。哪像现在做官的,现在这么忙,事情这么多,读书人不想做官,太辛苦了。现在哪个行业最快乐?要学释迦牟尼佛,这还是真快乐。把名闻利养、七情五欲统统都放下,学佛,学释迦牟尼佛,一生讲经教学,哪里有缘到哪里去,居无定所,游化在人间,这个生活很自在。身心都没有负担,这就快乐了。这下面还有形容的:
“其光如华。”
这光美啊!光里面很多颜色。
“又似星月,悬处虚空。”
这些光在空中,可以停在那里,也可以移动,变幻莫测。
“今极乐国土,地无土石。”
他那个地方的大地,“体”不是土石。
“唯是性德妙宝庄严。”
这个我们就不懂了。自性性德变现出来的珍宝,无比的庄严,我们这个地方没有,所以说出名称,我们也无法体会。
“如《往生论》云:‘备诸珍宝性,具足妙庄严。”
这是天亲菩萨在《往生论》上形容极乐世界的大地。
“‘珍宝性’者,盖谓自性中之珍宝。是故具足一切微妙庄严。”
“珍宝性”是自性当中的珍宝,是真心自然流露出来的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珍宝,是阿赖耶的“境界相”,就是物质现象。阿赖耶的三细相:业相,转相,境界相。或者我们说阿赖耶的三分:“相分”就是物质;“见分”就是意念、念头;“自证分”是它的本体。他迷了,迷了自性就叫做阿赖耶。阿赖耶它能现这三种现象,就是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,它能现;它跟自性是一体,只是迷了。自性觉,它不觉;迷了,就变成生灭法。那个“迷”念念相续,所以它变现的这些物质。所有物质都是生灭法,跟自性不一样。自性不生不灭,常住真心。那么这就是《往生论》上所说的:
“此即《往生论》中,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也。”
《往生论》上讲的二十九种功德庄严成就,我们在前面都学过。下面这一段说:
极乐世界没有大小,它是自性变的,自性没有大小
“宽广平正,不可限极。”
极乐世界有多大?它是自性变的,自性没有大小,真正是中国古人所说的,“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”。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是这样的,到达那里你就能看到了,空间没有了,时间没有了。我们这里有时间、有空间,时间、空间也是假的。现在科学证明了时间、空间是假的,是我们错觉里头产生的现象。在佛法里面,时间、空间叫“不相应行法”。《百法》里头讲宇宙之间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,这是《瑜伽师地论》上说的,弥勒菩萨的,《瑜伽师地论》是弥勒菩萨的作品。天亲菩萨认为六百六十法对初学的人来说太多了,他把六百六十法再归纳,归纳成一百法,便于教初学。这一百法分五类,“有为法”里面,有“心法”、有“心所法”、有“色法”、有“不相应行法”。“不相应行法”就是抽象概念,不是真的,世间、空间都在“不相应行法”里面,“不相应行法”有二十四种。另外有六个“无为法”,合起来,这是一百个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