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违背本师,离经叛道”者下阿鼻地狱
“为一切有情,做生死海中之明灯。”
六道就是生死轮回,把生死轮回比喻做大海,深广没有边际,所以说“长夜利益”。生死大海只有这个法门、只有这部经典是真正的利益,能不讲吗?能不细讲吗?今天的人,不细讲,他听不懂,他的疑惑断不了。一定要细讲,还要做榜样给他看。我们今天把一切经全放下了,专讲这部经,用意就在此地。讲了五十四年了,最后只讲一部经了,其他的不讲了。
“赖此妙法,则可令各类众生,速离生死,不堕五趣。”
这个法门、这个经典普度一切众生,我们一定要相信、一定肯定,不能不再怀疑,人可以得度,天也要靠这个度,修罗、罗刹、恶鬼、畜生、地狱通通靠这部经平等得度。
“免受众苦。”
轮回真苦啊!地狱之苦,地狱我们每个人都去过。只要是六道里头,六道都经过,无量劫来,哪一道都去过,地狱苦忘掉了。阿罗汉有宿命通,能知道过去五百世,五百世肯定堕过地狱,所以他能够记得,听到地狱的名号,身上流血汗,心有余悸。还有这个现象发生,你就知道地狱怎么个苦法。“免受众苦”,只有靠这部经。故咐嘱弥勒等诸大菩萨、文殊、普贤,本经里头讲十六正士,全是等觉菩萨,他们要护持这部经,要讲这部经,要宣扬这部经。
《无量寿经》有九种版本,这个本子是第一,最完善的一个版本,难为夏莲居老居士用了十年时间。会集三年完成,七年的修定,字字句句认真斟酌,每一个字都是五种原译本的经文,没有敢自己更动一个字,这是会集必须遵守的条件,他做到了。
“勤顺师教,应勤修行,随顺我教。”
老师是释迦牟尼佛,“我”是释迦牟尼佛。
“当孝于佛,常念师恩。”
这是一个人一生能不能成就,必须要遵守的标准。世出世间法,哪一个成就的人不是孝子?!”孝顺父母,奉事师长”,是“净业三福”里头第一句。不孝父母的人,不会成就;不敬师长的人也不会成就。今天找一个孝顺父母、奉事师长,也不容易找到。对父母孝顺的,阳奉阴违,有其名,无其实,父母的话不听;那老师的话更不必说了,几个人真正听老师的,依教奉行一生不变,难了,太难了!从哪里看?你就细心看看他有没有三个毛病:情执,傲慢,怀疑。你细心观察,只要有这三个,就可以说这个人不孝父母、不敬师长。那么找一个人,情执放下了,傲慢放下了,怀疑放下了,到哪去找?早年,我在美国、加拿大,地区很大,十个大城市,每一年我都去转一圈,给他们讲经,叫他们念佛,很孤单。回到台湾,我就看老师,我总是劝他多培养几个能讲经、教学的学生,让我们在海外能有帮手,老师起初听到点头;我每次回来都会求老师。最后老师告诉我:我不是不想教,你替我去找学生。这一句话说出来,我以后再不敢讲了,我到哪里去找?找不到啊!这是真的。这个话是早先老师就告诉过我:学生求老师难,可遇不可求;老师求个真正传人,能传法的学生更难,不是不教,一生遇不到。遇不到是众生没福,这是真的。老师确实苦口婆心,总希望正法代代相传。相传的人有这三个病,这他身体不健康,真的东西得不到,纵然很用功,也都是经典上的皮毛常识,他听懂这些,契入境界不可能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我们所在之处,对年轻的在家、出家同学,都劝导,都鼓励,真正放下万缘,来做正法久住的工作,这是世出世间第一大福德、第一大功德。“一切众生本来是佛”,谁做不到?就是不能把烦恼、习气放下。哪个人放下,哪个人就是真佛弟子,他就真做到了。从哪里放起?就从这三个心放起,三毒的中心点,从这下手。用什么方法来辅助你?有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道》,它能帮助你。你把这三样东西百分之百做到,不管你是在家、出家,身份没关系,你肯定是一代宗师,佛法、正法就传下去了。这三样真难,凡圣差别就在此地,放下是圣人;放不下是凡夫,凡夫不能继承如来家业。所以这个事情,我们得非常认真,不能等闲视之。真正把如来家业担当起来,这是救护十法界未来一切众生,功德之大,你自己想想就知道了。利益无边!真发这个心,决定能成佛,决定能往生。
……
“但当尊顺佛语,坚持经法,精勤修习,仰报佛恩。”
这四句是必须具有的条件,你不遵从、不随顺,佛在这里叫我们怎么做,我们得真干,真把它落实。落实在生活,落实在工作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这叫修行。修行在起心动念之处,没有邪思、没有邪行;随顺贪嗔痴,这就歪了、邪了。不但是邪,贪嗔痴叫三毒烦恼。 情执是贪毒的核心,最难断的;傲慢,嗔毒的核心;怀疑,痴毒的核心。怎么样把它拔掉?方法是真有,真正能够落实,百分之百落实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,这就拔掉了,这个三个心就拔掉了。这三个心拔掉之后,贪嗔痴三毒很容易放下。放下贪嗔痴,自性里面的戒定慧现前了。所以古人讲,“转烦恼成菩提”;大乘教又说“烦恼即菩提”,烦恼的反面就是菩提,一体两面,它是一不是二,正面的是戒定慧;负面的是贪嗔痴。如果说贪嗔痴断掉了,那戒定慧也断了,“转烦恼成菩提”这就对了。确实是一体,一个迷,一个悟,贪嗔痴是迷,戒定慧迷了就贪嗔痴;贪嗔痴觉悟了就戒定慧,迷悟而已。我们要悟,不要迷。读经帮助你开悟,如果能行,奉行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,帮助你开悟的速度就提高了,你很快速就能开悟。所以要“遵顺佛语,坚持经法”,决定不动摇。
这一部经法出来之后,反对的人很多,声浪很大,不敢讲绝后,那真是空前。过去历代有过这个事情,没有这么强烈,人没有这么多,声势没这么大。那我们的护持就是坚定不动摇。无论什么人反对,我们坚持,我们“遵守佛语,坚持经法,精勤修习,仰报佛恩”。我们一个目的,求生净土,别无所求。当然我们自己的本愿,在极乐世界修成之后,在十方世界专弘此经。这部经的确三个真实:真实之际,真实智慧,真实利益。
“‘随顺我教,当孝于佛,常念师恩‘三句,均指遵师重道,依教奉行。力诫行人,不可师心自用,违背本师,离经叛道。”
学道、学儒、学佛最怕的就是这四个字,“师心自用”。“师心自用”什么意思?固执成见,自以为是。一定要虚心、要谦虚。“师心自用”是傲慢,这个里头有情执、有傲慢、有怀疑,“师心自用”里头三种烦恼的心通通具足。
“违背本师,离经叛道”。“本师”,是释迦牟尼佛,是阿弥陀佛,是一切诸佛如来。你所想的、你所理解的、你所行的跟经意相违背了,这叫“离经叛道”。“离经叛道”都是无间地狱。自己“离经叛道”罪就很重了,如果再教人,那这因果就可怕了。自己知见不正,带着一群众生都走上邪知邪见,这因果要负责。所以这经文要有意思艰涩难懂,宁可不说也不能充面子,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。我们没证果,我们没见性,不知道东西太多了,经意太深,我们怎么会知道。连黄念老注解这个经,都要用以经来注经,以祖师大德的注疏来注经,不敢“师心自用”,就怕是自己误入歧途,背上这个罪名。“违背本师,离经叛道”,这八个字罪名就能下阿鼻地狱。古大德跟现在人不一样,现在人因为迷得重,他不在乎,“师心自用”的人很多,到处都看得到;真正孝顺父母、常念师恩的人不多见。所以在社会上交结朋友,也要重视这个。如果这个人孝顺父母、尊师重道,决定是好人,你跟他不会学坏;如果是违背的、瞧不起父母尊长的,我们对这个人敬而远之,跟他走近了没好处。还是跟佛菩萨交朋友好,经典上全是佛菩萨,读经就是跟经典做朋友。跟诸佛菩萨交往,时间越长越好,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,一遍一遍读,遍遍不一样。